改变「艾」你的方式,呵护我们的健康
优质内容已认证
来源:灸大夫 发布时间:2017-08-30 14:46:21 阅读次数:11,258次文先生,今年46岁,北京人,曾患带状疱疹(左侧胸肋部)半个多月,伴随胸背部神经疼痛。
1月20日,文先生晚上洗澡时发现左侧胸肋部有几个疱疹,不痛也不痒,就没太放在心上。没想到3天后症状加重,就近去医院看了急诊,医生诊断为带状疱疹,开了阿昔洛韦片、阿昔洛韦软膏和治疗过敏的盐酸西替利嗪片等。23日,文先生出差一天,回来后带状疱疹加重,用了自家的土方子——用水胶和墨汁调和敷在疱疹上,但疱疹还是没有好,局部红肿、热痛、痒,不敢抓挠,期间睡眠和饮食都还好。
(疱疹初期)
(疱疹加重)
灼痛、瘙痒难忍,26日,文先生换了家医院去看病,连续打了三天的点滴(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另外开了重楼解毒酊配合阿昔洛韦软膏涂抹疱疹位置,还用红外烤灯照了病区。原本只有疱疹部位疼痛难忍,身上不痛,但输液之后,文先生开始感觉到胸部和疱疹位置出现疼痛。
再一次出差2天后,文先生换了第三家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发现带状疱疹上的水泡已经开始见好,“痛”是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炎。持续输液一个星期,还开了一些抗过敏药、营养神经药、止痛药。一周后文先生皮肤上的带状疱疹留有印迹,局部有灼热感,另外,神经炎没有改善,胸背部疼痛仍然厉害。
初诊
备受带状疱疹困扰长达半个多月,还迁移到胸背部神经疼痛。多次求医后,文先生找到了孔教授(灸大夫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看病。孔教授充分了解了文先生的病史,并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确认,诊断其为蛇串疮(西医称为“带状疱疹”),为气滞血瘀、风热阻络所致。
(查体:左侧胸部疱疹印迹,局部有灼热感)
(舌像)
孔教授辨证分析:
患者文先生原有气机阻滞、内生瘀血,加之风热侵袭,胸胁部受侵扰,脉络阻滞不通则局部灼热、疼痛,风热互结,则见瘙痒。因此,治疗当以理气活血化瘀、温阳袪风通络为主。
处方:
葛根30g、白芷15g、丁香9g、郁金9g
枳壳9g、川芎9g、五灵脂15g,蒲黄10g
蜈蚣4条、肉桂10g、威灵仙15g
自备:鲜生姜30g、生山药30g、红枣6枚(带核、掰开)、核桃9枚(带壳、打碎)、桂圆肉10g/5剂, 1日1剂,水煎服2次。
方解:葛根、白芷、肉桂温阳祛风散邪,丁香、郁金、枳壳、川芎理气,五灵脂、蒲黄、威灵仙、蜈蚣活血化瘀通络,生姜、生山药、红枣、桂圆肉、核桃温中补虚加强温通活血之功。
复诊
2月中旬,文先生前来复诊,表示吃药4付之后基本痊愈,左侧胸肋部疱疹印迹消失,不再有灼热感,胸背部疼痛感也消失了。皮肤疾病要注重日常调理,为了巩固疗效,孔教授叮嘱文先生泡茶养生调理。
处方:
黄芪30g、熟地30g、首乌30g、枸杞15g
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
砂仁5g/15剂 开水泡茶喝,每剂可泡2-3天(最好粉碎粗末,布袋包好泡茶)
灸大夫温馨提示:不得原处方再服、也不得转抄给有类似病情的病人服用,坚持一病一方、一人一方、一时一方、一地一方。
★版权保护:本文主要讲述 名医医案:带状疱疹:http://www.jiudaifu.com/academycase/1824.html如需分享本页面,请保留文本链接
【3分钟前内容更新】部分可能涉及医学性、技术性等内容,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我司医学顾问,针对性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感谢您的阅读!
时下热点
合作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湘雅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北京市中医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
陆军958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