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全州的俸女士因不明原因的上腹胀痛、恶心,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经过内镜的ERCP诊疗,医生惊讶地发现,俸女士的肝脏内有一条长约3.5*2.0厘米,外形酷似多宝鱼的寄生虫。
而当时,俸女士的肝脏已经被寄生虫吃掉了1/3,肝内外胆管也广泛受损!
如果说人体是一家工厂,那么肝脏就是“化工处理厂”,夜以继日地承担着身体的代谢和解毒工作,帮助维持全身器官正常运转,保证新陈代谢正常。
然而,其实肝脏很脆弱,日常的一些饮食习惯就可能正在伤害着它……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寄生虫,破坏力如此强大?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肝脏中呢?
寄生虫的“真面目”
医生表示,从俸女士体内取出的是肝巨片形吸虫,它的个头要比肝吸虫大上好几倍。
01、肝巨片形吸虫在体内最长可存活12年
肝巨片形吸虫的囊蚴具备感染性,囊蚴主要寄生在水草等水生植物上,被宿主吞食后,可穿过肠壁、腹腔后进入肝脏或胆道。而在这个过程中,其会将肝组织作为营养“茁壮成长”。
成虫的生命力非常强,甚至可在人体存活12年,慢慢掏空肝脏!
02、警惕被感染后的不适
肝巨片形吸虫病的潜伏期比较长,感染初期基本无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可逐渐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乏力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成虫持续侵犯肝细胞,可导致肝内胆管炎或阻塞性黄疸,这时腹痛加剧,皮肤粘膜会出现黄染,还会出现高热、寒颤、呕血、黑便等。
03、不吃生鱼虾,怎么会感染?
俸女士表示“我不吃生鱼片、小龙虾那些东西啊,甚至烧烤摊子都不怎么去,吃的全是健康素菜,肚子里怎么会有寄生虫呢?”
一般来说,很多被寄生虫病困扰的患者的确是在接触不洁、生冷肉食的时候碰到的,比如大家最熟知的生鱼片、醉虾蟹等。但其实荸荠等水生植物也非常容易粘连到虫卵。
所以不仅要小心生鱼虾,水生食物也尽量少吃,或者煮熟了再吃。另外,寄生虫也可附在砧板上并转移到其它的食物上,建议生熟食砧板分开使用。
可能暗藏在食物中的寄生虫
夏天到了,很多人喜欢的醉虾醉蟹还有很多生鲜也开始慢慢地被端上了餐桌,生吃是爽,但是,不仅要注意卫生,还有这些食物一定要警惕寄生虫!
01、淡水鱼虾:警惕肺吸虫
淡水蟹、沼虾、螺等体内可能含有肺吸虫,未煮熟时,即生吃或腌吃,都有感染风险。
长大的肺吸虫可以穿透肠壁进入腹腔和肝脏,进而穿过横膈来到肺脏“定居”产卵,有些肺吸虫还会串到人体的其它器官寄生,比如皮下、脊髓、胃肠道,甚至大脑,造成感染和损坏,严重时会导致不可逆的后遗症。
感染症状
人体感染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寄生于脑部可形成脑内多发性囊肿,导致剧烈头痛、癫痫、瘫痪、视力减退、失语等。
注意:在100℃的高温沸水下,蒸煮10分钟以上才可能杀死肺吸虫囊蚴。因此处理河鲜水产品记得煮熟透。
02、荸荠:警惕姜片虫
注意:荸荠、茭白、菱角等水生植物也是姜片虫的宿主。
感染症状
姜片虫主要寄生于人的小肠,轻则无明显症状,而在中、重度感染的患者中,可能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肠胀气、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胃肠道症状。
在儿童患者中,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侏儒症等。
注意:姜片虫囊蚴不耐高热,在沸水中一分钟,或阳光下曝晒一天即死亡。
03、未全熟的牛肉:警惕带绦虫
有些人吃牛肉喜欢半熟的、带血丝的,觉得口感、味道更好。但是,对于生牛肉的卫生安全,我们一定要多加警惕!因为生牛肉恰恰是绦虫喜欢的“安居所”。
感染症状
绦虫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肠道,因而会引起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隐腹、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
另外带绦虫长度很长,若长期寄居体内,会吸收人体营养,从而导致人体出现营养不良,很容易贫血,因此患者经常面色黄白、形体消瘦、容易疲倦。
所以,如果你经常吃半生的牛肉或者生吃其它海鲜等,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应及时去医院排查原因。
夏季是很多生吃小龙虾、螺类、贝类的人最喜欢的季节,特别是很多路边摊,寄生虫感染风险本就高,再加上由于温度、湿度都利于细菌繁殖,所以也是食源性疾病爆发的高峰期。
为了防止“病从口入”,我们建议:
①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物,确保来源安全性。并要挑选新鲜、卫生的食物,避免腐烂、变质食物。
②食物加工过程中,要注意生熟分开;并且要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禽、蛋类、海鲜。疫情特殊时期,不建议吃生食。
③食品出锅后应尽快吃掉,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在常温下存放不超过4小时,吃不完的尽快放入冷藏室。
④冰箱不是保险箱,打开的果汁、牛奶在冰箱中存放不能超过6小时;熟食品需放置在半成品和生食品的上层;熟食放进冰箱时,建议用密封罐或保鲜膜封住餐盘,且拿出后也一定要加热透才能继续吃。
⑤厨房用具要保持干净、清洁,注意防虫、防鼠。
⑥如果家里有养宠物,要记得多洗澡,并定期打除虫针或吃驱虫药。
⑦餐前、便后勤洗手。
喜欢文章的话,分享朋友圈哦!
文末福利!灸大夫明星灸具产品福利!赶紧长按识别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灸大夫主播视频号!灸大夫健康主播在线直播分享养生健康知识!带你选优质好物!
特别提醒:希望灸大夫的文章能让你学习到中医知识,并为每日的生活带来正能量。文章中分享的方子、灸疗方案、手法等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哦!
爱自己,爱家人。关注灸大夫,学习中医,让生活更充实。
灸大夫灸大夫微媒体,由灸大夫医疗科技/中山嘉讯主办。传递温暖,与艾同行!公众号
联系俺们
代理/招商咨询:吕老师(微信/电话)14776102326
广告合作:筱筱(微信号) xiaofy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