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艾」你的方式,呵护我们的健康
优质内容已认证
来源:灸大夫 发布时间:2022-06-13 14:30:55 阅读次数:1,282次
前几天,灸大夫分享了出汗的好处,《夏天的汗=“大补药”!出汗10大好处知道后,我关了空调,艾灸起来!》很多灸友反馈说,好处这么多,再也不担心动不动就出汗了。还有的人会说,既然出汗那么好,那我一年四季天天多出汗是不是更好?我隔三差五去蒸个桑拿可不可以?
这可就错了。
夏天确实是可以多出汗的季节,但大家可别忘了,人不可出大汗尤其是不能长期出大汗。
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我们的五脏分别对应不同的体液,泪为肝液,涕为肺液,唾为肾液,涎为脾液。汗是心脏分泌出来的你说珍贵不珍贵?所以经常出汗,出大汗对心脏不好,出大汗你不是在出汗,你是在漏精!
中医还认为,汗血同源。意思就是说这个汗跟血,在人体的作用和在地位上是旗鼓相当的。因为制造血的材料与制造汗的材料差不多哦。所以,经常出汗就会伤血,会导致血虚。
后台咨询如何减肥的灸友有很多,但是也有一些人在问,我为什么怎么吃也吃不胖呢?这样的人通常就是血虚,而且还阴虚,爱出汗。汗出多了就会伤血伤阴,这就是为啥夏天容易心火旺心脏病容易发作的原因。
那很多人肯定想问:我怎么知道自己出的汗是不是正常呢?
比如运动了出一些汗,紧张了出一些汗,吃火锅吃出一些汗,户外气温高,晒着出了一些汗。这些都是正常的,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最为头疼的就是动不动就出汗,同样一个人,同样的温度,同样的地方,人家不怎么出汗,你却大汗淋漓,这叫自汗。
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多汗在生活中算是一种常见病,大多数人并不在意。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太多或者是自汗、盗汗时间过久,就会伤津耗神,从而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
所以说,多汗不仅会损害人的身心,甚至还会诱发其他疾病,不可不慎。
一般说来,出汗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白天,轻微的活动就会出汗;一种是在晚上,入睡以后,就开始大量的出汗,人醒了汗马上就停。
第一种情况,中医称为“自汗”,第二种情况称为“盗汗”。两种汗,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医对出汗的机理是怎样认识的,叫做“阳加于阴谓之汗”。
意思就像锅里盛着一锅冷水,水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如果在锅底下烧起微微的小火,锅里的水就会慢慢的变成气,蒸腾出来。
锅里的水就是阴,下面的火就是阳。把阳作用到阴上,汗就出来了。实际上,人体的出汗过程比这个例子还要更复杂一些。因为汗液本来是人体内的津液。
而津液对人体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东西,是经过肺脏、脾脏和肾脏一起努力,最后才把喝下去的水变成津液的,很宝贵的。所以,一般人体不会轻易把这么珍贵的东西随随便便就排到体外去的。
那么人体采用什么办法,可以保留住这些津液呢?
虽然体内的小火一直烧着,但是人体会在这口锅上加上锅盖(这锅盖,中医把他称作卫气),让化成气的津液,不会很轻易的就排到体外去。
除非是火太大了,锅盖也被顶起来;或者是,这锅盖有质量问题,盖的不严,或者根本没有锅盖。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阴阳都比较平和,锅盖又比较结实,所以不会有汗出来的。即便是活动一下,体内的火稍微多了一点,但锅盖结实,汗液仍然不会轻易的排出来。
但是如果现在锅盖出了问题,锅盖上漏了个洞,那么只要体内的火稍微大一点,汗液就会流出来了。
人体如果卫气比较少,没有办法把津液很好的保护好,不让它随便出来,那么只要稍稍活动一下,体内的火稍微多一点,汗就会流出来了。这种汗就是自汗。
换一种情况来考虑:灶里的火还是那么大,但是锅里的水比以前减少了一半。这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会发现,水比较快的就变热了,也更容易沸腾。
再来看一下我们的锅盖,也就是卫气。卫气随着昼夜的变化,工作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白天人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人体有很多的机会产生更多的热,所以卫气需要一直保持戒备的状态,防止津液过分的向外排出;同时也起到阻止外界的致病因素入侵人体的目的。
而到了晚上,人安安静静的入睡了,体内不会产生太多的火出来;有被子盖着,外界的邪气也没有办法进入人体。辛苦工作了一天的卫气,也终于有机会可以休息一下了。
好了,如果现在人体内水比较少,在锅里已经发热,津液本来就跃跃欲试的要出来。只是白天有锅盖盖着,没有办法而已。
现在到了晚上,卫气一休息,锅盖就不在了,津液于是乎浩浩荡荡的从汗孔排出来,这就是盗汗。
自汗是由于人体卫气不足引起的,卫气无法固护津液,稍有活动,就会大量汗出;盗汗是由于人体阴津不足引起的,阴虚生内热,而津液外泄。
一位朋友,每天晚上睡觉到过了子时就出汗,已经好几年了。也吃过一些医生开的成付大套的药,没治好,就这么时好时坏地拖了好几年了。
最近越发严重了,晚上睡觉出汗出得枕头都是湿的,头发像是刚洗了一样水淋淋的,醒来后身上感觉无力,头也昏昏的,询问吃点什么能好。
在这里推荐的,就是“浮小麦”。
什么是浮小麦?民间称浮小麦为瞎麦,其实就是收获小麦时用簸箕簸出去的瘪籽,也就是不成熟不饱满的籽粒。
如果把麦子放到水里面,这些瘪籽会浮起来,因此叫它“浮小麦”。
据《本草纲目》记载,古人认为“小麦秋种冬长,春生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关于浮小麦敛汗的作用,在古医典籍中也多有提及。
1、《本草蒙筌》:敛虚汗。
2、《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3、《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4、《本经逢源》记载: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中药纲要上说,浮小麦,性凉,味甘咸 ,归心经、脾经、肾经,具有益气、除热和止汗的作用。
凡由气虚引起的自汗和阴虚引起的盗汗患者,均可应用浮小麦调理。补心、除热、敛汗、利小便。
《卫生宝鉴》记载浮小麦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文武火炒令焦,为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
味道很好,和小米汤差不多。
喜欢文章的话,记得分享朋友圈哦!
联系俺们
★版权保护:本文主要讲述 汗多的人终于有救了(汗多请进)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汗多不止,这古法妙方送给你!:http://www.jiudaifu.com/health/7936.html如需分享本页面,请保留文本链接
【3分钟前内容更新】部分可能涉及医学性、技术性等内容,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我司医学顾问,针对性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感谢您的阅读!
时下热点
合作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湘雅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北京市中医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
陆军958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