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脑血管的高发期。其中,脑梗、心梗,更是因其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使人谈及色变。

冬季警惕,心梗、脑梗!
冬季,
天气寒冷,易导致
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上升,脑血管也容易发生痉挛,导致血压剧烈波动,易诱发脑梗塞。

并且,天气越是寒冷,人们的
运动量,也就会相应
减少,导致人体的血液循环减慢,大脑血液流量减少,也容易导致脑梗塞。
还有一部分人,在寒冷的冬天,
很少喝水,排汗也减少,水分不足,就会导致血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脑梗塞、心肌梗塞发病的几率。
因此,入冬后,一定要格外注意警惕脑梗、心梗。
入冬后,餐桌远离三物!
第一物:浓肉汤
入冬后,开始进补,无可厚非。但是,要注意,少喝浓肉汤。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浓肉汤中,含有较多的盐分,不利于血压健康,为脑梗埋下隐患。

此外,浓肉汤中,脂肪、胆固醇含量也较高,尤其是,浓白色的肉汤,含量更高,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喜欢喝汤的人,不妨选择淡口味的蔬菜汤,菌汤。
第二物:咸菜
生活中,咸菜,是餐桌上常见食物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喜欢吃咸菜。

但是,咸菜中,含有较高的盐分,也就会导致摄入过多的钠。钠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而这股强大的压力,考验着每一根血管,为脑梗留下隐患。
所以,预防脑梗,要远离咸菜,尤其是高血压者,切莫忽视。
第三物: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十分美味,受到多数人的喜爱。然而,食用油在经高温加热后,会产生分子结构变化,部分脂肪酸变为反式结构,这样产生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摄入过多的油腻,会造成血管中甘油三酯含量过高,导致"血液粘稠"。
慢慢地,甘油三酯,还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再不断扩大面积和厚度,使得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从而使血管堵塞变硬,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液流通,增加脑梗风险。
常饮二种水
山楂水
看到山楂很多人可能会问山楂是中药吗?
当然是,中药覆盖面非常广,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是中药,山楂怎可能例外。

其实山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的效果,这不正是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患者梦寐以求的食物吗。
而且价格低廉、食用简单,物美价廉。此外山楂还具有开胃、抗癌等效果,饱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困扰的患者,可以试一试用山楂泡水。
菊花茶
菊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中医上很早就将菊花纳入中药中,其作用非常多,主要有解热解毒、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抗病原体和增强心脑血管功能等。

菊花茶在增强血管功能方面作用明显,能够起到扩张动脉血管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都有显著效果。
有这方面疾病的患者,可以用菊花泡水喝,既可缓解相关疾病,还能增强人体抗病抗炎能力,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毒副作用。
每晚8点,做此事
大家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可以拍一拍心包经。
心包经作为人体心脏的保镖,可说是“君主的贴身总管”,它保护着心脏的正常运转,主管着人体的血脉。它若出了问题,则会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等疾病。

心包经循着胳膊的中线而行,也就是中指对应的这条线,笔直的一条,是从乳房旁到中指间的一个走向,按摩从中冲穴开始,依序为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天泉、天池等九个穴位。
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沿着心包经这条经络轻轻地拍打几个来回,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会出现大变化,不妨一试。

方法非常简单,坐在椅子上,左手上肢稍微弯曲,然后右手手握空拳,从肩膀内侧,腋窝旁边开始,沿着上肢内侧的中线一路往下拍打,一直拍打到手腕的横纹上,然后两手交换。拍打的力度和速度要适中,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以上肢感受到明显的刺激但不觉得难受为准。
除此之外,寒风一吹,血管受刺激,血压也跟着不淡定了。一定要做好防寒,尤其是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End-
特别提醒:更专业、更严谨、更靠谱的中医养生。关注灸大夫,带你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ps: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合作版权图库和灸大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中分享的方子、灸疗方案、手法等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