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艾」你的方式,呵护我们的健康
优质内容已认证
来源:灸大夫 发布时间:2023-04-13 13:50:53 阅读次数:599次
清明后谨防四种“开春病”
1呼吸道疾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
同时,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2骨关节病南方春季大多阴雨连绵,而湿冷恰恰是骨关节病的诱因。老人冬季注重保暖,但开春却容易疏忽,造成骨关节病复发或加重。要想预防春季骨关节病发作,需做好防寒保暖,必要时可以戴护膝、护腕;
适当做温和、持久的运动,快走和慢跑等运动;在饮食中还可以多摄取一些含钙、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可减缓骨质疏松,减少骨关节疼痛的发生。
春季随着天气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温差较大,对血管收缩、舒张的调节要求较高,因此,心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在春季更容易发作。提醒大家要清淡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4警惕过敏性疾病如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植物的花朵、花粉以及柳絮,空气中的微生物等,属于过敏原。容易引起过敏体质发生变态反应,出现如眼睛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泪等现象。其中最多见的属于季节性鼻炎。
养生牢记“清三气”
清心气清明节祭拜祖先时,很多人会睹物思人,产生悲伤抑郁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过度的沉思在悲伤里,会导致情志抑郁,阻滞气机而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等疾病。
所以清明节祭拜祖先结束后,要注意稳定情绪。清明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心境要畅达,要通过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来清净心气,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清肺气
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同时也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高发时期,要坚持到室外、到公园、到河边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并适当运动,面对松树柏树做深呼吸,给自己的肺脏换换气。清肝气清明时节,每日一碗“明前茶”,具有利水祛湿,活血化瘀的作用,明前茶是血管的清道夫,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能清肝利胆。
清明前采摘制成的茶叶为“明前茶”,主要有西湖的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茶等品种,冲泡明前茶时,要用温度80℃左右的水,温度过高容易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
清明后按“三穴”
清明足浴方:茵陈、艾叶、青蒿各20克,煮水泡脚。多敲打胆经,常按摩升阳利胆的穴位,如期门、日月、阳陵泉。
按摩此穴,可缓解治疗呕吐、胀满、胁肋疼痛、吞酸、黄疸等。
3 | 阳陵泉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常按摩此穴位,可除湿降浊。
清明前后这样吃
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所以饮食宜清淡少吃发物。饮食方面,以平肝补肾润肺为主,避免吃燥性食物,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1忌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羊肉狗肉,不宜在清明时节食用。2宜宜食笋、鸡等可柔肝养肺的食物-End-
★版权保护:本文主要讲述 清明后10天,一定防住夺命“开春病”!为了家人千万要看看:http://www.jiudaifu.com/health/8662.html如需分享本页面,请保留文本链接
【3分钟前内容更新】部分可能涉及医学性、技术性等内容,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我司医学顾问,针对性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感谢您的阅读!
时下热点
合作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湘雅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北京市中医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
陆军958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