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来袭心慌慌?别担心,中医七个小妙招助你提高免疫力!
优质内容已认证
来源:灸大夫
发布时间:2023-05-23 09:31:30
阅读次数:1,430次
本文摘要:您正在阅读的是《养生知识》栏目的内容及相关推荐,本文由中国民族医药艾灸领域特邀作者原创撰写,另为您提供灸大夫特色产品,及相关搜索信息!
微信搜索【灸大夫】公众号,关注后每天第一时间获取灸大夫,最新推送的时下养生方案哦~!
最近,新冠病毒似乎要”卷土重来”,身边不少人又中招了,出现发烧、咽痛等症状。“全国都在咽喉炎吗”、“二阳”、“每人最多可阳8次”等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
特别是宝妈,因为这次二阳的大多数都是儿童。
不要担心!不要害怕!
中医为你来支招~
中医七招助你提高免疫,远离二阳
中医有句名言:“正气在内,邪不可干。”只有我们身体里阴阳平衡了,正气才能好好地存在人体内。那么如何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来预防“二阳”呢?
01、顺应天时
日常生活中要随着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调整起居生活。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调理生活起居时间,规律饮食,按时睡眠。结合一天24小时脏腑循行规律养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提高自身免疫力。
02、调节情绪
千万别小看情绪对一个人健康的影响。其实,人体90%以上的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精神状态是人体内在环境因素,内环境的稳定有助于正气持久的保留在体内,免疫力自然提高了。中医讲究的“阴阳”同样强调人体内外都要平和,要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尤其是现在的人压力很大,大家更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03、平衡饮食
很多人有个养生误区就是:我脾胃弱吃什么能补上?其实饮食规律均衡,不过饥、不过饱、不偏食才是最好的调理脾胃的方式。所谓吃要讲究阴阳平衡。饮食要细致讲究,从烹饪方法到食材选择,需要配合时令节气,可适当加入中药药膳调理。
04、坚持锻炼
运动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喜欢跑步和跳绳,有的女性喜欢瑜伽和跳舞,还有的男性喜欢去健身房练器械。
那肯定会有人问:到底哪种运动更有益健康呢?其实你的身体会悄悄告诉你答案,当做完运动,身心感觉放松舒展并能长期坚持做的运动,都是对健康有益的。
古人将运动称为导引,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老少皆宜的导引方式。给自己定一个运动小目标,常年积累坚持下来,身体得到锻炼,免疫力自然就能提高。
要强调的是,中医锻炼的目标并不是减肥以保持身材,更多的是追求身心的愉悦平衡。在锻炼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相结合,比如很多功法的起势要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开始,象征着生命一天的开始。锻炼的同时要注重吐纳(呼吸)和身心的放松,精气神的锻炼才是最重要的。
05、泡脚
又称足浴,可配合相应中药外洗,是日常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有活血祛瘀、祛湿排毒、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达到养身保健的作用。
06、艾灸
艾灸是中医最古老的六大疗法之一。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可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艾灸主要靠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刺激,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起到作用。艾灸产生的温度或者是传统艾灸的烟对人体的刺激产生一种特定的应激状态,调动激发人体潜能,激活免疫系统,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扁鹊心书》中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艾灸既具有良好的养身保健作用,又便于居家自我操作,每穴悬灸10~15分钟即可,一天灸1-3个穴位,艾灸前后喝温水,过饥过饱、运动后大汗以及洗澡后都不宜直接进行艾灸。若要治疗疾病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特定穴位进行艾灸。
07、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也是很好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每天做十分钟,长期坚持,会有不错的效果。下面给灸友们介绍几个可自我按摩的特效穴,注意,这些穴位除了按摩艾灸效果更佳,日常不方便悬灸可选择智能艾灸仪。
↓↓↓
①内关穴
位置: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调理: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②太溪穴
位置: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调理:常用于防治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关节炎、风湿痛等。
③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调理: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可用拇指按揉或按摩棒点按,也可配合艾灸,因为小腿肌肉丰厚,可适当较前面两穴力量加强,注意按压感受酸痛时配合呼吸。
④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调理:各种痛症都可以用来应急镇痛,此外晕车,恶心等症状也可应急运用。
⑤关元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调理:适合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保健。配合艾灸保健效果更佳。
⑥中脘穴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调理: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饭后半小时按摩效果更好,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出现恶心或者疼痛的现象。
你学会了吗?赶快跟着做起来吧~
-End-
咨询热线:14776102326
特别提醒:更专业、更严谨、更靠谱的中医养生。关注灸大夫,带你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ps: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合作版权图库和灸大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中分享的方子、灸疗方案、手法等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哦!
★版权保护:本文主要讲述 “二阳”来袭心慌慌?别担心,中医七个小妙招助你提高免疫力!:http://www.jiudaifu.com/health/8756.html如需分享本页面,请保留文本链接
【3分钟前内容更新】部分可能涉及医学性、技术性等内容,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我司医学顾问,针对性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