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艾」你的方式,呵护我们的健康
优质内容已认证
来源:灸大夫 发布时间:2023-07-21 11:29:36 阅读次数:960次
病由寒湿起,寒气、湿气是产生疾病的根由,同时也是防治调理身体的关键,把体内的寒湿排干净,让五脏六腑的阳气生发出来,各种困扰你的健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尤其是三伏,一年当中最佳的祛浊湿的好时机!
中医里面,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列如广东等地常年气候湿润,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因此那边的人很多湿气重(外湿);另一个是人体的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形成了壅滞而产生的湿邪(内湿)。
湿气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表现不尽相同,不过一般都有以下特征:
比如口臭、食欲不振、肥胖、水肿、头面部爱出油、长痘、食后胃胀、四肢冰凉、大便稀黏不尽等等,这些都是湿气最直观的表现。
1、头顶(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调理: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脑胀,头晕,脑袋有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健脑宁神。
调理: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腹部肚脐眼部位(神阙穴)
位置:肚脐眼处。
4、脚底涌泉穴
位置: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调理: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小腿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最后,教大家一款祛寒湿的膳食:薏米红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而赤小豆,不仅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意思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此外,赤小豆也有利水、消肿、健脾胃的作用,可以说非常适合夏天吃。它两一起组合,不仅养心又补脾胃,还能祛浊湿,三伏吃效果非常好。
三伏艾灸,一年当中祛浊湿的最佳时机!以上穴位除了可以拍打,艾灸调理效果更佳哦!使用传统艾条悬灸一般每穴各灸15-20分钟,使用智能艾灸仪每穴各灸30-35分钟即可(取穴顺序一般先上后下,先背后胸腹)。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朋友们有其它中医养生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哦。每个人的体质和实际的情况都各不相同,灸大夫医学顾问老师,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调理方案哦~时逢三伏,酷暑难消,
在这焦躁苦闷的时节,
灸大夫为大家贴心的准备了
消暑小福利
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
添加小灸为好友,
发送“三伏贴”,参与简单小互动
即可免费领取
灸大夫艾草三伏贴✦
机会难得,千万别错过哦!
三伏贴比26℃空调和西瓜更对我胃口~
★版权保护:本文主要讲述 中伏拍打这里,全身浊湿病邪都排光,浑身轻松!:http://www.jiudaifu.com/health/8912.html如需分享本页面,请保留文本链接
【3分钟前内容更新】部分可能涉及医学性、技术性等内容,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我司医学顾问,针对性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感谢您的阅读!
时下热点
合作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湘雅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北京市中医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
陆军958医院